2007年8月15日 星期三

有害生物抗藥性的產生是天擇,非人擇!


今天有個同學告訴我,他們補習班的生物老師說,細菌因為人類大量使用抗生素後所產生的抗藥性現象是人擇的結果。唉,我要說什麼呢,斯斯有兩種,生物老師也是嗎?

讓我再說一遍,有害生物在人使用抗生素或農藥後所產生的抗藥性是天擇,此時人所加諸於環境的物質,是有害生物們在其生存環境中的選汰壓力之ㄧ。請別忘了:人對其他生物而言,從來都是最大的生存壓力(天擇)來源。

讓我舉個例子,我們知道十字花科蔬菜會吸引小菜蛾,但是你知道嗎,十字花科蔬菜那種特殊的味道原來產生的目的是為了驅()蟲,只不過小菜蛾天生有一部分(個體變異)不怕這種有毒成分,因此在十字花科蔬菜的選擇下,這類有特殊能力的小菜蛾便在族群中越來越多,我們可以說小菜蛾已對十字花科蔬菜有「抗藥性」了。這是不是很明顯的天擇現象。你會因為「抗藥性」小菜蛾是被十字花科蔬菜選出來的而說這是「十字花科蔬菜擇」嗎?(假如十字花科蔬菜會說話,它們一定要抗議:誰要選擇出那些喝我們的血、啃我們的肉的小惡魔!)

人擇的定義很清楚:對生物的特定性狀以滿足人類的需求為選擇標準,不符人類需求的個體便遭淘汰。
 
你不覺得有害生物的抗藥性剛好與此定義完全相反嗎?人類會希望細菌對抗生素有抵抗能力的性狀,在細菌的族群中大量增加嗎?人類處心積慮想要淘汰的,不就是那些令人畏懼的抗性細菌嗎?抗藥性細菌的出現一點也不符合人類的需求,甚至可以說是一種人類的災難。有害昆蟲對農藥的抗藥性也一樣,沒有任何農人想要這類生物的出現。這樣你還會認為有害生物在人使用抗生素或農藥後所產生的抗藥性是人擇嗎?

2020生物指考試題
29 BCD
30 ACE

2023學測

20241230
後記:
近日留言區指出有試題稱 " 科學家利用抗生素『篩選』轉殖成功的細菌是天擇 "。嗯,真是腦內小宇宙什麼奇思怪想都會出現。這就好比一群人對著 蒙娜麗莎的微笑 品頭論足時,突然有人大喊:這畫框的材質真是絕品!科學家的確用了抗生素來篩選基因轉殖成功的細菌,這些既存的抗性基因也確實會在未來的大規模培育細菌中增殖,這顯然不是人類想要的,所以不是人擇。若此說法成立,人擇根本不可能存在,因為任何生物體內只要你有心去找,一定可以找到不利於人類的基因產物啊。這試題就是典型的在鑽牛角尖,根本劃錯重點。科學家在整個篩選過程中想要的是外來基因的增殖並獲得與其對應的蛋白質或性狀,目標達成了就是人擇,你硬要說抗性基因也跟著增加不符人類需求而認定此過程為天擇,這就叫偏執;有病,得治。

篩選過程如下:培養基裡含有抗生素,能形成菌落代表含抗性基因的質體成功轉殖到細菌體內(這是科學家想要的結果);最終科學家只會挑選白色菌落做大規模培養以獲得外來基因的產物。
對細菌進行基因層次的加工與篩選即是精準的育種

6 則留言:

匿名 提到...

好,但113四模(南一)第四題的「科學家利用抗生素『篩選』轉殖成功的細菌」答案還是說篩選是天擇。是不是很幽默?

FM Chiang 提到...

確實很幽默。不過還是要很正經的說:利用抗生素『篩選』轉殖成功的細菌,顯然符合人擇的定義。畢竟在整個選殖的過程中細菌的抗藥性根本不是重點而是被選殖的外來基因。
延伸閱讀:如何確認重組DNA進入細菌體內?
https://chiangfm07.blogspot.com/2013/10/dna.html

Itsuka Yukihira 提到...

感謝版主回覆,請問學測一樣用這樣的定義(人擇定義)來判斷嗎?
我擔心出題教授的立場又跟模擬考一樣,還是跟老師討論看看比較好?

FM Chiang 提到...

多聽一些不同的想法、多思考一些不同想法間的衝突,最後,相信自己的判斷。這才是獨立思考的要義。大考,祝好運(苦笑)。

Itsuka Yukihira 提到...

看完人擇定義以後,學測時我會更堅定自己的獨立思考,如果跟出題教授想法有出入那只好兩分送他了:D

FM Chiang 提到...

嗯,很好的心態。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