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9月20日 星期五

聯考制度的幽靈 總是陰魂不散?


連日來在時論廣場中出現多篇質疑推甄或其他教育改革措施的投書,拜讀之後,直教人有聯考的幽靈總是陰魂不散的感覺。筆者完全相信作者們的敘述,在教改的執行過程中是有許多不合理的現象亟待改善,不過這些現象都應該只是過渡階段的亂象。假若因此而忽略了推甄及其他教革措施的理想,恐怕也不是諸位關心教育發展的作者們所樂見的。

聯考制度最大的優勢在於公平,於是試題被要求要四平八穩,不能有所爭議或超出課本範圍,以免有見仁見智的討論,而破壞了神聖莊嚴的公平精神。在相同的指導原則下,選擇題成了占分比重最高的題型,非選擇題則除了作文外,題目多以簡答或類似填充的題型出現,很難從中讀出學生的想法。最後,學生被轉換成數字加以評比,依然是相同的理由,因為數字是最理性、客觀、公正的判斷標準。

我的問題是,以目前變化如此之快的社會環境,我們的學生還能夠在一個過度僵化的機制中被教育、被選擇嗎?他們有足夠的能力去面對屬於他們的未來嗎?

我相信目前所推行的多元入學方案會是個比較好的制度的原因在於,它讓學生在被選擇前(要讓學生相信是他們在選擇學校恐怕需要更多的力氣與時間)體認到除了智育成績外,他還必須要學習其他的能力,以便在這場競爭中(或是未來的社會環境裡)脫穎而出。這種具體的認知改變的動力,比起教師們不斷強調五育並重,但擺在眼前的事實卻是以智育為導向的聯考制度,顯然是較具說服力的。

就如同我們不會因為目前社會上的一些脫序行為,而願意倒回去實施威權戒嚴的體制一樣。教育改革的路途是要堅持地走到底的。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